中世纪(公元500-1400) 年
文艺复兴(1400-1600)年
巴洛克时期(1600-1750) 年
古典主义时期(1750-1825)年
浪漫主义时期(1830-1850)年
20世纪(1900-2000) 年

Haydn* - Miklós Perényi, Liszt Ferenc Chamber Orchestra, Budapest*, János Rolla – Cello Concertos (In D And C)

唱片编号: FL3365
发行公司: Fidelio
售价:¥150
销售状态: 在售
唱片描述: 巴黎唱片大奖 获奖唱片,匈牙利大提琴家,1965 年和 1966 年,他在采尔马特和波多黎各师从帕布罗·卡萨尔斯
莫扎特写过大量的弦乐和管乐协奏曲,唯独没写过大提琴协奏曲和小号协奏曲。贝多芬为大家留下了五首大提琴奏鸣曲,却没有留下一部大提琴协奏曲。由此,海顿的大提琴协奏曲就显得弥足珍贵了。这两首协奏曲隽永,耐人寻味,旋律优美流畅,充满健康、明朗的感觉,体现了海顿作品的优雅、和谐的宫廷贵族风格。使得海顿的大提琴协奏曲成为了古典主义时期大提琴协奏曲的代表作。

Schubert: Rosamunde Overture/ Mendelssohn: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Berlioz: Benvenuto Cellini/ Verdi: La Forza del Destino/ Glinka: Russlan & Ludmilla

唱片编号: 6833033
发行公司: PHILIPS
售价:¥100
销售状态: 在售
唱片描述: 演奏與錄音俱佳作品/稀有英國版白版
他的指挥风格的特点是他能够创造巨大的音乐张力,并平衡地关注音乐的大局和细节。

Tchaikovsky: Nutcracker Suite/ Grieg: Peer Gynt Suite

唱片编号: SXL2308
发行公司: DECCA
售价:¥660
销售状态: 在售
唱片描述: 首版大DECCA Wide Band Groove內標(第一版),企鹅三星

Beethoven*, Paul Paray Conducting The Detroit Symphony Orchestra – Symphony No. 6 "Pastoral"

唱片编号: SRW18001
发行公司:
售价:¥220
销售状态: 在售
唱片描述: 稀有罕见发烧录音,1952 年,帕雷被任命为底特律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并指挥该乐团录制了水星唱片公司“Living Presence”系列的众多唱片,深受乐迷喜爱。1963 年,帕雷离开底特律。

Hymns for all Seasons

唱片编号: CSD3739
发行公司: EMI
售价:¥165
销售状态: 在售
唱片描述: TAS發燒榜單(原始編號)/非常稀有版本
《四季的圣诗》,The Philip Jones 的铜管乐团,Ian Hare 的管风琴,戴维·威尔科克斯爵士指挥剑桥国王学院合唱团,1973年录制。

唱片编号: 2531195
发行公司:
售价:¥135
销售状态: 在售
唱片描述:
20241009

Sibelius: Sym No. 5/ En Saga

唱片编号: ASD3409
发行公司: EMI
售价:¥180
销售状态: 在售
唱片描述: 企鹅三星,日本唱片艺术杂志300大LP| 第一版黑白郵票狗內標版本
卡拉扬在EMI和DG的录音均是企鹅三星名盘,演绎非常出色,柏林爱乐发挥了最佳水平,值得称道。

早期深沟版本 布莱克指挥伦敦节日管弦乐团和合唱团 百老汇大片

唱片编号: SP44088
发行公司: LONDON
售价:¥65
销售状态: 在售
唱片描述: 67年深沟头版四项位。Phase 4 唱片在技术上远远领先于时代,它们有 4 声道声音,在 70 年代初期,对于发烧友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但每一分钱都是值得的.

弗兰克·查克斯菲尔德与他的管弦乐队 纽约

唱片编号: PFS4190
发行公司: DECCA
售价:¥50
销售状态: 在售
唱片描述: Phase 4 唱片在技术上远远领先于时代,它们有 4 声道声音,在 70 年代初期,对于发烧友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但每一分钱都是值得的,美妙的管弦乐队和出色的编排。

Bach: Violin Con in a & E/ Double Con.

唱片编号: 138820.0
发行公司: DGG
售价:¥100
销售状态: 在售
唱片描述: 德版,百大古典名盘,英国版 奥伊斯特拉赫父子的演奏,对作品吃的很透,演奏极为“捻熟”。独奏与合奏更默契,声音分布很均衡,推进如行云流水,从头至尾毫无粘滞之处,你感觉不到在很多版本里都有的、第二小提琴明显弱的地方,除了两把琴音色不同与位置感外,演奏则是相互推动与相互“叫劲”,呈显出一股特别的优雅、方正与灵巧。
 奥伊斯特拉赫父子的演奏,对作品吃的很透,演奏极为“捻熟”。独奏与合奏更默契,声音分布很均衡,推进如行云流水,从头至尾毫无粘滞之处,你感觉不到在很多版本里都有的、第二小提琴明显弱的地方,除了两把琴音色不同与位置感外,演奏则是相互推动与相互“叫劲”,呈显出一股特别的优雅、方正与灵巧。